阎逊初
(1912年2月24日—1994年4月5日),微生物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我国放线菌分类工作的奠基人。河北高阳北坎尾村人。1923年-1924年,阎逊初就读于北京市立第十八小学。1924年-1930年,阎逊初就读于中法大学附属中学-温泉中学(今北京第47中学)。1930年-1934年,阎逊初就读于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。1934年,阎逊初被中法大学派往法国里昂留学,在圣马尔塞兰(St Marcelliu)学习了一年的法语。1935年-1937年,阎逊初就读于色奥瓦(Che)地方农业学校。1937年-1939年,阎逊初就读于格里雍国立农业大学,获农业技师衔。1940年-1944年,阎逊初就读于法国里昂大学,获生物系学士学位。1944年-1949年,阎逊初就读于法国里昂大学,获法国国家自然科学生物学博士学位。1949年,阎逊初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1951年,阎逊初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。1953年,阎逊初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。1957年-1958年,阎逊初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研究员。1958年-1992年,阎逊初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。1978年,阎逊初以放线菌的分类和鉴定,获全国科学大会奖。1978年-1984年,阎逊初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学研究室主任。1980年,阎逊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(学部委员)。1988年,阎逊初以三个新的放线菌分类单位的发现与建立,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。2005年,新发现了一类放线菌,命名为“阎氏菌科(Yaniaccac)”。